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1年度西北太平洋生物泵固碳的过程与机理及其演变规律重大科学考察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2-306,即KK2202航次)由“嘉庚号”执行,其科学目标是开展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区周围海域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及地质综合观测调查,横向追踪黑潮延伸体驱动的物质输运,纵向对比其南北寡营养和富营养海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解析西北太平洋生物泵固碳、固氮和铁限制以及三者间的耦合与分异。空间上对比黑潮与流涡中心以及副热带与亚极地,时间上追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碳循环演变过程。系统认知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影响海域生物泵过程、结构、效率及其动态演变规律,厘清碳、氮、铁等关键生源要素循环的耦合与分异及其动力和生物调控机制,从而构建跨圈层、多尺度海洋生物泵固碳新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碳循环的演化历史和发展趋势。
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研究组蔡毅华老师及李佳旭、马莉、孙淑娴、张萍萍4名同学于2022年6月9日搭乘“嘉庚号”从厦门高崎码头出发,历时47天,于7月25日顺利返航,在西北太平洋的9个站位共采集178个溶解态Th/Pa样品、60个颗粒态Th/Pa样品、164个海水Pb/Po样品和78个颗粒态Pb/Po样品、96个分粒径Fe样品等。

NORC2022-306航次的采样站位图 “嘉庚号”船内的同位素预处理实验台

李佳旭过滤水样 科考队员在布防大体积泵

李佳旭全副武装准备采样 同位素海洋化学研究组出海师生合影

NORC2022-306航次科考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