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台湾海峡组织的第十二个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航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台湾海峡和粤东沿岸海域海洋环境为研究对象,开展海洋动力、化学、生态和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包含台湾海峡南、北固定断面调查、沿岸流锋面走航观测和定点连续观测),揭示台湾海峡不同季节生态环境特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地质地貌与水文动力环境,以及海-陆-气的耦合与相互作用,为应对全球变化背景下台湾海峡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政策制定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航次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实施台湾海峡与粤东沿岸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沉积学多学科联合走航观测、断面站位调查和部分定点观测。每个站位开展底质取样、多参数剖面观测、不同层位采水(每个站位采水根据水深确定层位)、浮游生物水平与垂直拖网、微塑料拖网、 ADCP走航、多波束走航和大气气溶胶走航观测等工作。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研究组张清华同学参加了春季航次的考察,陈汉森同学参加了春、夏2个航次的考察。
2022年4月21日,张清华和陈汉森搭乘“中国海监203”从厦门高崎码头出发,历时10天,在台湾海峡采集了的DBC、210Po、234Th、生物硅、PBC和POC等样品共计298份。4月30日,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航。
2022年7月10日,陈汉森搭乘“中国海监203”从厦门高崎码头出发,历时9天,在台湾海峡采集DBC、210Po、生物硅、234Th、PBC以及沉积物等样品共计187份。7月18日,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航。

台湾海峡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采样站位图 “中国海监203”船

科考队员在下放CTD “中国海监203”船上的同位素预处理实验台

船上的落日美景 陈汉森在过滤水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