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委2020年度南海中部海盆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NORC2021-06)由厦门大学王海黎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蔡毅华教授担任航次项目首席科学家。本航次主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主要为(1)南海中部海盆经向环流模式与中小尺度动力机制;南海地质构造成因、岩石圈结构及资源效应与古海洋学记录;及(2)气候变化条件下南海中部海盆常微量营养元素的水文—大气—生物耦合作用机制及其生物生态效应。本航次观测海域主要包括南海中部海盆,东至中沙群岛东侧,南至南沙群岛南部(110°E - 120°E,10°N- 22°N)。课题组成员蔡毅华、李佳旭、马露琦及林娜参加航次生物地球化学调查航段,该航段设置两个时间连续站(SEATS站和SS1站)、54个大面站。
2021年7月27日,蔡毅华、李佳旭、马露琦、林娜搭乘“嘉庚号”从三亚出发,历时31天,于8月27日顺利返航。在陆坡和海盆区的11个站位共采集210Po和210Pb样品200份,溶解态U-Th-Pa样品158份,颗粒态U-Th-Pa滤膜67张,大气TSP滤膜3张等。

NORC2021-06航次采样站位图 NORC2021-06航次科考队员合影 李佳旭、林娜、马露琦合影

李佳旭(左一)、马露琦(右一)准备下放大体积泵 科考队员们完成沉积物采集时的合影(左二李佳旭,右一马露琦)马露琦、林娜、蔡毅华、李佳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