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18年度南海中部海盆科学考察实验研究”(NORC2019-06,即KK2001航次)由“嘉庚号”执行,其科学目标是深入理解南海的海-气耦合机制、南海中部海盆深水区域海洋动力过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区域环境的响应,关注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南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观测南海中部海盆海域,并拓展到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主要关注的典型特征区域包括: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深水海盆区、18ºN断面、南海中部海盆(8ºN–21.5ºN,110ºE–118.5ºE)等动力环境和生物/生态现象比较丰富的区域。
厦门大学同位素海洋化学研究组冯娜、田杰2人于2020年4月15日搭乘“嘉庚号”从厦门海沧远海通达码头出发,历时37天,于5月21日顺利返航。在陆坡和海盆区的13个站位共采集210Po和210Pb样品158份,颗粒态黑碳样品143份,颗粒有机碳样品158份,生物硅样品158份等。

KK2001航次采样站位图 航行中的嘉庚号

田杰进行水样分装 冯娜过滤水样

KK2001航次科考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