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铁(Fe)是生物必需营养元素,海洋中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新陈代谢和初级生产力均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55Fe14C)对大亚湾夏、秋、冬季浮游植物铁吸收速率(Fe uptake rateFeUR)和固碳速率(Carbon fixation rateCFR)开展了研究,旨在揭示在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且溶解态FeDFe)含量高的近岸海湾CFRFeUR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长速率是调控大亚湾CFR变化的主要因素,海水温度升高和溶解无机氮增加可促进大亚湾的固碳作用。目前大亚湾CFR的主要贡献者来自大粒径浮游植物,未来随着温度和溶解无机氮含量的增加,小粒径浮游植物的贡献可能有所增加。大亚湾的FeUR主要受到Fe存在形态的影响,pHDO的降低通过提高生物可利用性Fe含量,促进了浮游植物的FeUR。尽管表层的CFR远高于底层,但由于光诱导的Fe还原并不是浮游植物获得Fe的唯一途径,底层的弱光环境并不会明显抑制FeUR。浮游植物吸收利用溶解无机碳和DFe的速率存在粒径差异,大粒径细胞的光合作用效率较高,小粒径细胞因较大的比表面积有着更高的FeUR,由此导致小粒径浮游植物的Fe : C比值高于大粒径浮游植物。该研究探讨了人类活动影响下海湾环境变化对浮游植物FeC吸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了解Fe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海湾生态系统变化提供了重要信息。成果发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期刊上。

大亚湾pHDO对浮游植物FeUR的影响,说明pHDO的降低有助于浮游植物对Fe的吸收

Bo Wang, Min Chen*, Minfang Zheng, Yusheng Qiu. The biological uptake of dissolved iron in the changing Daya Bay, South China Sea: Effect of pH and DO.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205, 178, 113635.